臺灣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設作品
畢設展
全球設計院校 國內高校 畢設展匯總 歡迎聯系
在奇妙的設計世界中,冗余信息無所不在;逃離無效的信息檢索、帶上最集中的注意力,在欣賞中學習、在交流中理解。讓我們用更加開放和包容的視野靠近設計世界,走進各大設計藝術院校的畢設展新視界!
2022年矮凳網的“畢設展”專題,將持續與你分享,來自全球各大設計藝術院校的部分優秀畢業作品,同時也歡迎高校與我們聯系,共同為新生代設計師們創造機遇。
第22站,臺灣大同大學
展覽主題介紹
非定域—— 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
離域電子 向往自由
徘徊于原子之間存在于金屬結構之中
于既有的軌道上周而復始地繞圈
尋求機會逃離束縛
既受到現實制約
卻也渴望脫離安定生活的你我
都是一顆顆渺小的離域電子
傾盡全力突破平凡框架
揮灑出努力朝夢想飛奔的模樣
一起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吧
工業設計學系
部分畢設作品欣賞
01.大量傷員事件處理套組
設計師:謝杰宏, 蕭展鎮
指導老師:林楷潔
「Ready Kit」是新型態的智能傷票與裝備 背心,當MSI事件發生時,率先抵達現場的緊急救護員需要快速執行檢傷分類、紀錄資產,并訊速將傷票固定在傷病患肢體上,標記并持續監測生理狀態。裝備背心使救護員 方便地攜帶裝備在復雜地形中穿梭,并提供前進指揮所人員輪調及現場管控的信息。
02.模塊化運動租借服務
設計師:陳姿方、趙珮妤
指導老師:林楷潔
SPORENT以社區生活圈為中心,讓運動租借服務普及化,以提高長輩參與運動、健康促進為目標,不再受到空間環境的限制,用「最自在的方式、最熟悉的環境」一起動起來。
03.森光
設計師:林紫安
指導老師:陳立杰
以森林曙光為設計發想靈感,設計一款光影清酒調酒具,透過光影變化彷彿可以看見大自然的縮影,選擇各式調料加入杯中并放上臺座,即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光影變化。不同的人,對于酒的要求也不同,我們喝的不僅僅是酒,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04.Olympus X 奧林帕斯跨界探險載具
設計師:陳漢、李威儒、何堃寧、徐靖程、 李炫緯
指導老師:林楷潔、 賴躍仁、吳錫芩
以2035火星載人探險任務為背景而生的載具,著重在車輛平穩性及人員居住性,能透過獨立搖臂運作可在一定坡度維持車輛水平,軟性的車輛的擴展空間則能兼具居住空間及行駛靈活性。
05.載具防洪罩
設計師:王則淳
指導老師:吳昌熾
現代建筑對極端氣候下的洪災暴雨可說毫不設防,2021美中歐日大城,就有數十萬輛因此淹沒-- 來不及、不知情,或無能為力。
“ 載具防洪罩” 帶來革新性方案,徹除此類威脅。為您的愛車裝備至強防護,身具獨占的進階優勢,無論災時日常皆有大用。
06.KAYAKA-兩用獨木舟
設計師:蘇子翔
指導老師:吳昌熾
木舟屬于以人力作為動力的一種小船,因疫情來襲越來越多民眾在休閑時便趕往海邊,而獨木舟就成為了新興的一項游樂活動。但劃獨木舟快樂的背后卻藏著不為人知的危險,因此成為我們的設計目標。
07.León
設計師:鄭郁秀、李柏翰、呂衣涵、 吳幸禧、 李懿君
指導老師:林楷潔, 賴躍仁
因為聽障兒童的聽力持續退化的問題,許多家長會選擇讓他們提早學習手語。然而現今,手語老師和聽障兒童比例嚴重失衡和相關學習網站使用上不夠直覺等等問題使手語學習更不便利和加深自學難度。聽障兒童和父母居家共學手語即是這次的設計重點。
08.蘊香
設計師:謝沅佑
指導老師:林楷潔
近年來香氛產業有逐漸成長的趨勢,多數的香味來源是以現成的精油使用,雖然快速卻少了使用香味的儀式感。由自己親手提煉精油的過程去享受植物帶來的自然香氣與手作體驗。
09.Rapio 銀發族的生活藥管家
設計師:陳詠萱、葉繼學
指導老師:吳昌熾
Rapio是一款專為銀發族設計的自動化配藥裝置,定時提醒銀發族服藥,外出時自動填裝到智能音箱,可輕松攜帶出門,銀發族透過語音紀錄身體狀況,機器自動將數據云端化。與健保藥局合作,輔助藥師擬定個性化用藥方案,家人也可透過APP了解長者狀況,幫助銀發族邁向健康生活。
10.下水道安全清淤系統
設計師:劉家麟
指導老師:吳昌熾
下水道充滿危機,毒氣及毒物威脅工人生命安全,減少工人接觸時間為本設計核心理念。以載具優化作業流程,克服環境限制,以脫水裝袋回收,增加作業效率與安全。脫水增加容泥率,減少空間占用并資源化再利用。為人、機、環三者并重之系統。
11.脊髓損傷妊娠系列產品
設計師:游如逸、呂子欣
指導老師:吳昌熾
為了使脊髓損傷妊娠的患者也能和大眾一樣擁有完善的生育體驗,EASCI設計了系列產品,分別針對自主導尿流程優化、尿道感染預防、宮縮感知輔助以及預防褥瘡方面改善脊髓損傷孕婦妊娠期間的不適,使生產過程更加順利、愉快。
12.盆?裁
設計師:吳柏諺
指導老師:陳立杰
盆?裁保存與展示充滿回憶的衣服,讓育兒的點點滴滴繼續陪伴家庭。透過一層層衣物的堆疊形成盆栽的造型。期盼那些將被遺棄的布料也能像樹木一樣跟著孩童一起茁壯成長。
13.編曲引導玩具
設計師:佚名
指導老師:佚名
在臺灣大部分家長都有讓孩子學音樂的意愿,但臺灣的音樂環境會使得學音樂變得公式化且無趣。若能讓孩子在學習樂器以外學習如何創作音樂,把音樂當作抒發和生活調劑,學音樂將不只是家長拿來炫耀的事情,而是和生活融合的一件樂事。
14.杰
設計師:佚名
指導老師:陳立杰
目標創造出一臺完全人車結合的摩托車,不需仰賴過多的儀表電控,而是直接的感受一切的路況,猶如與機車有共通的語言,在暢享時速的同時也能兼具安全。
Concurrence 是新一種型態的摩托車,它不再需要駕駛學習如何操作而是這臺車與騎士會自行溝通。結合了自適應的技術,它兼具了騎乘的舒適性與安全性,創造出一種這臺摩托車與人類有著共通的語言這是跨越人類與機器的一大步。從此騎車不再是件危險的事,騎車因此能回歸本質,回歸到那最原始追求速度刺激與享受自由的體驗。
15.植物種植教具
設計師:黃品華
指導老師:邱瀚生
現今都市因缺乏土地與種植機會,孩童逐漸不清楚食物來源與原型,又因工作類型開始轉變,讓大眾與土地變得疏離。PLANTO透過親子一同種植與游戲的輔助,創造寓教于樂的成果,讓孩童能夠與伙伴一起學習身二不土的重要性。
16.與光同塵
設計師:龐純苆
指導老師:吳昌熾
宇宙萬物皆有頻率,根據能量共振原理,利用晶體的光波、能量振動進行能量平衡,以達到身心和諧的效果。并透過燈光變換,依據晶體不同的外表與結構,各自映照出獨有的靈魂。
17.FLIR CHAIR
設計師:溫天佑
指導老師:陳立杰
黑白磁磚相間的大廳一直是臺北車站的特色之一,旅客們在這自在的相聚、交流,因此更象征著臺北的多元友善。FLIR CHAIR 期望以車站大廳為實驗場域設計跳脫傳統車站座椅與老派風格的家具,透過簡潔的線條與高度靈活性的組裝方式,為車站未來面貌提供新的「坐的可能」。
18.毛孩膝蓋骨異位智能護膝組
設計師:周家薇
指導老師:陳立杰
狗狗因身體構造易發生內側性膝蓋骨異位,Steady透過電子紡織品感測狗狗患肢行為變化及熱敷舒緩,并連結手機App,飼主可隨時留意患肢狀況,有效預防患肢更加惡化,期待狗狗能夠重拾健康自在奔跑的快樂。
19.motive 銀發族的居家運動助理
設計師:葉繼學、陳詠萱
指導老師:吳昌熾
motive是專為肌少癥銀發族設計的居家運動復健系統,透過偵測握力追蹤用戶身體狀況,語音與大畫面的圖像直覺指引運動,搭載App使家人能快速加入同樂也能關心長輩的運動狀況,最終以實質的生活獎勵提升銀發族的運動意愿,獎勵為促進長者健康或生活折價相關之項目,期望透過獎勵具現化與便捷舒適的使用體驗, 提升長者的運動意愿并建立習慣使長者成為健康的銀發人。
20.竹煦
設計師:佚名
指導老師:邱瀚生
改變以往竹制家具的直硬型態,透過竹子本身具又彈性的特性,讓人在使用上可直接的感受彈性及舒適的觸感,傳達竹子最原始的溫度?;鸹\以取暖為主要功能,將火籠的溫度與竹椅連結,以火籠作為造型意象,并且希望能將消失的傳藝技藝重新帶入人們的生活中。
資料來源:新一代畢設展


離域電子 向往自由
于既有的軌道上周而復始地繞圈
既受到現實制約
都是一顆顆渺小的離域電子
傾盡全力突破平凡框架
一起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9C2DBIA05382F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