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秭歸縣委統戰部關于
秭歸縣統戰社會組織標志(LOGO)及口號征集結果的公示
為更好塑造秭歸外在形象,展示秭歸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簡稱知聯會)、秭歸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簡稱新聯會)發展內涵,提高全縣統戰社會組織的影響力,打響秭歸特色統戰品牌,自3月16日開始,中共秭歸縣委統戰部面向社會征集秭歸縣統戰社會組織標志(LOGO)及口號。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全國各地設計師踴躍參與,共征集到標志設計方案53件、口號302條。經過專家評審,確定中選作品2名(知聯會、新聯會標志各1件),入圍作品16名(知聯會、新聯會標志(LOGO)各3件,口號各5件)。
入圍作品將視為委托創作作品,其著作權(包括所有權及使用權)屬于秭歸縣委統戰部,對設計不完善之處有進行修改的權利,有權無償使用,不再另付稿酬。投稿人自身不得使用,同時不得許可第三人使用該作品。
現將獲獎作品公示如下:
縣知聯會標志(LOGO)中選作品
該作品以“秭歸”拼音首字母“ZG”為設計基礎,加入四角星、飄帶等元素,極具空間動感,寓意知聯會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風貌。
作者:谷*偉 河南省洛陽市
縣新聯會標志(LOGO)中選作品
該作品以“秭歸”拼音首字母“ZG”作為設計基礎,融合“紅色旗幟”,“兩個前行的人物”元素創意構成。字母“Z”演化為“兩個前行的抽象人物”造型,象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字母“G”演化為“紅色旗幟”造型,象征新聯會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跟黨走的精神。
作者:張*強 江蘇省徐州市
縣知聯會標志(LOGO)入圍作品
該作品以知識分子的草書“知”字演變成“Z”字母,加入長江、飄帶、飛鳥造型,融入“屈原”元素,凸顯了秭歸縣地域特點和屈原故里魅力形象。展翅飛鳥,展現出朝氣蓬勃、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飄帶象征著黨外知識分子團結合作。
作者:周*浩 湖南省株洲市
該作品以“秭歸”、“知識”的拼音首字母“Z”為設計元素,突出秭歸縣和知識分子的主題。“Z”字變化為奮進的人形和翻動的書頁,動感揮就的“Z”形如奔流的長江三峽,體現秭歸深厚文化底蘊,整個標志也像一條紐帶,寓意發揮黨聯系黨外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凸顯統戰工作的核心意涵。
作者:方*軍 湖北省襄陽市
該作品以秭歸拼音首字母“Z”為創意,融入昂首向上的人形,生機勃勃的太陽,奔騰的江水,騰飛的羽翼,舞動的彩帶等元素,以抽象的設計手法,勾畫出秭歸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獨具魅力的形象和文化內涵。整體設計似知聯會會員化作雄鷹搏擊長空、乘風破浪的形象,表達出銳意進取,開放創新的精神,寓意秭歸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騰飛發展。
姓名:黃*濤 湖北省黃岡市
縣新聯會標志(LOGO)入圍作品
該作品以秭歸首拼字母“Z”起筆,用草書揮就字樣“新”,突出秭歸縣地域特色又象征新聯會,其中圓形中的四個色塊代表四類人員,一筆勾勒的線條充滿動感,形似奔流的三峽之水,也像一條紐帶,寓意聯誼會是黨和政府聯系新階層人士的橋梁紐帶。
作者:方*軍 湖北省襄陽市
該作品以秭歸拼音首字母“ZG”為設計元素,造型中融入了紐帶、江河、綠洲等元素,直觀地體現出新聯會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內涵。
作者:楊*飛 上海市
該作品以秭歸拼音首字母“Z”、飛揚的絲帶、攜手匯聚的四類人群等元素,直觀展現秭歸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的形象。四類人群代表著縣委統戰部領導下的新階層四類人士,匯聚在一起的人形體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相互之間聯誼、聯絡、學習、交流,是縣委、縣政府聯系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橋梁與紐帶。飛揚的線條寓意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事業騰飛發展的態勢。
作者:譚*庭 湖南省長沙市
縣知聯會口號入圍作品
匯聚知聯力量,共筑秭歸夢想
智匯知聯,善作善成
“知”行合一,心“聯”天下
作者:王*鵬 山東省菏澤市
情融知聯會,智繪秭歸美
作者:孫*山 四川省樂山市
凝知聚力,共創輝煌
作者:陳*英 江西省吉安市
縣新聯會口號入圍作品
智匯新聯會,服務新秭歸
作者:賀*亮 安徽省合肥市
秭歸同夢,新階同心,聯誼同行
作者:胡*云 廣東省東莞市
匯聚時代新力量,共創秭歸新輝煌
作者:孫*山 四川省樂山市
凝聚新階層,建功新時代
作者:陳*英 江西省吉安市
創新創業新階層,聯合共贏新時代
作者:趙*宇 廣東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