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名結果公示
為促進文旅融合,將文縣鐵樓藏族鄉寨科橋村打造為全縣“賞風景、觀民俗、住民宿”的地方名片,2024年6月14日至6月30日,中共文縣委統戰部、文縣鐵樓藏族鄉人民政府、文縣鐵樓藏族鄉寨科橋村村民委員會共同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寨科橋村已建成的“龢合”農旅融合產業園內5座木屋民宿名稱?;顒邮艿搅松鐣鹘缛耸康姆e極響應、踴躍參與,每一份投稿,都傾注了心血與熱情,每一個名稱,都飽含了獨特的意義和內涵。在此,對關注和參與本次活動的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征名評選由統戰部、鐵樓鄉、寨科橋村相關工作人員及非遺傳承人組成評選小組,對初步篩選名單進行了嚴謹、細致、公正的評審,評選出最終名單?,F將結果公布如下。
1
龢合居
作者:張前。
寓意:寓意和諧融合,憩息心靈之園。此名融合自然與人文,展現鐵樓藏族鄉寨科橋村的生態美景與寧靜氛圍。民宿提供舒適休憩之所,讓游客在和諧的環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同心居
作者:樂眾華。
寓意:“同心”表達了各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精神,寓意深刻。
3
鑄夢居
作者:樂眾華。
寓意:“鑄夢”象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寓意游客和當地群眾共同實現夢想的美好愿景。
4
共融居
作者:樂眾華。
寓意:“共融”即各民族交流融合,符合促進文旅融合、增進民族交流的目標。
5
聚賢居
作者:楊鑫。
寓意:“聚”有聚集之意,“賢”指賢能之士,寓意各民族群眾在此相聚,共商發展,促進團結。
獎勵方式
根據征集啟示相關規定,命名每被采納一個,投稿者將獲得已開放運營的生態小木屋民宿免費體驗住宿一晚。請投稿者屆時與我們取得聯系。
聯系人:
(附:征集啟示)
鐵樓藏族鄉寨科橋村位于文縣白馬河4A級景區,依山傍水,生態宜人。近年來,縣委統戰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該村發展民族特色文旅產業,建設生態小木屋民宿集群(已建成5座,在建4座),旨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讓廣大游客沉浸式體驗民族文化,增進各民族之間交流交往交融。為促進文旅融合,將寨科橋村打造為全縣“賞風景、觀民俗、住民宿”的地方名片,擬對寨科橋村已建成的“龢合”農旅融合產業園內5座木屋民宿公開征集名稱。
一起命名吧!
一、征集時間
2024年6月14日——2024年6月30日
二、組織單位
中共文縣委統戰部
文縣鐵樓藏族鄉人民政府
文縣鐵樓藏族鄉寨科橋村村民委員會
三、征集對象
此次征名面向社會各界人士
四、基本要求
(一)命名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和名譽權。
(二)命名應用三個字的中文名,用字必須準確規范、簡潔、易記,避免使用生僻字、歧義字、繁體字等。
(三)名稱應以統戰文化元素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突出民族團結,名稱自然貼切、朗朗上口。
(四)投稿者不僅需提供名稱,還應對名稱給予簡潔的詮釋。
(五)每人限投1份,可對5座小木屋全部或部分命名。
(六)生態小木屋民宿命名采用后,地名權屬歸縣委統戰部和鐵樓藏族鄉政府所有。
五、評選方式
經初步篩選后,將由統戰部、鐵樓鄉、寨科橋村相關工作人員及非遺傳承人組成評選小組,對初步篩選名單進行評審,評選出最終名單。
六、參與形式
方式一:郵箱投稿。統戰部電子郵箱:1309491734@qq.com;鐵樓鄉電子郵箱:506108220@qq.com。
方式二:紙質投稿。地址:統戰部802辦公室;鐵樓藏族鄉政府一樓人大辦公室。
七、獎勵方式
命名被采納的投稿者將獲得已開放運營的生態小木屋民宿免費體驗住宿一晚。(已運營生態小木屋民宿詳情可點擊以下網址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Ue8KfCy6jmBLWq71wQDrlg)
經評審組評選,確定生態小木屋民宿名稱后,統計投稿人被選用的投稿名稱個數,按被選中的名稱個數獲得相應獎勵。
https://mp.weixin.qq.com/s/3ovl3M4pTOtFPkkjBDQ5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