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西省作協、江西文學院與江西天勤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天勤杯”江西2023年度優秀小說、散文評選活動,經初評、終評等環節評審,近日,分別產生年度優秀小說、散文各5篇(部)。
江西2023年度優秀小說
(按評分高低排序)
1.《旅行團》(短篇小說)
作者:陳蔚文
原載《十月》2023年第5期
授獎詞
一個臨時搭起的團隊,一次各懷心思的旅行,世態人心,盡在蕓蕓眾生之中。這是一篇結構齊整完美,人物設計合理,構思精巧的短篇小說。在看似輕松的旅行之中,在看似出場人物過于龐雜的故事遞進中,其實透著作家對每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把握與揣測,涉及了婚姻與情感,信任與溝通。個體心思最深處的隱秘,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無法獲得;人與人之間的芥蒂、隔閡與互通,在歲月的流逝與世事的流轉間,自然而熨貼,仿佛一切都是人的本性使然。
2.《班的貓》(長篇小說)
作者:魯般
重慶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授獎詞
《班的貓》是新穎的、獨特的,它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著小說是想象和創造之物,小說有能力、有條件和有必要“建造一個真實”并安排下讓人驚訝的故事,讓人沉浸在這個故事和它的幻覺之中。年輕的魯般在《班的貓》中建立了一個美妙新世界,它“無中生有”,以想象、幻覺和思考為經緯,為我們建筑了一個屬于未來的帕瑪星球以及屬于未來的新秩序,更重要的是,它也將年輕的活力與愛,沖撞、天真以及對生命、生存和權利政治的思考放置進了里面,讓我們在被奇妙的故事吸引的同時回味些什么,感吁些什么,甚至爭執些什么?!栋嗟呢垺芬皂槙场⑵胶偷恼Z言和奇詭陌生的故事編織,帶給我們一種有意味的新體驗。
3.《大城小債》(中篇小說)
作者:王明明
原載《星火》2023年第6期
授獎詞
三個年輕人一次簡陋的聚餐,卻因了青春必然的憔悴,而使各自猶如列席了一場悲傷的盛宴;不過是尋常的情節,不過是尋常的人間,但恰恰于尋常處,才令人不禁喟嘆——是從何時,人的艱難,人的挫敗,居然已成為了尋常?這或許就是文學的價值所在,是小說家的筆力所在,是文學握著小說家的筆,替我們向著無盡的尋常,用盡全力,發出了一聲聲的嘆詞。寶貴的還在于,《大城小債》里的年輕人,已然有了自我歸咎的省察,即便,那紅塵萬丈的人間與他小小的“告密”全然無關,但他以負債之心,迎向了自己生命的浩大。
4.《馬琨和我們》(短篇小說)
作者:田寧
原載《滇池》2023年第12期
授獎詞
這是一篇回憶青春叛逆歲月的成長小說。一群氣味相投的大學生相聚一起,既制造著文學的詩意和音樂的搖滾,更演出著愛情的沖動和奮斗的受挫,由此呈現了新世紀之初的校園生活實景。作品中的故事推進有度,雜而不亂,人物性格鮮明,多而各異,沉靜的筆調里貫穿著年輕不羈的氣味。許多年過去之后的今日,這篇小說在回望“我們”年少心路的過程中,一邊指認了那時的迷亂和痛感,同時證實了那時的勇敢和不屈,這正是對青春的一種溫暖致敬。
5.《清平樂》(中篇小說)
作者:李洪華
原載《廣州文藝》2023年第12期
授獎詞
《清平樂》以近距離的及物式書寫,深入大學校園的內里,真實描寫了市場經濟時代的高校生態,生動刻畫了以周清平、周旭、孟一凡、江嵐、郭曉蕓等為代表的各類學院人物形象,呈現了商品法則和世俗倫理規訓下學院生活的豐富性和人性的復雜性。小說幽默輕諷的筆調,收放自如的敘述,雅致諧趣的語言,流溢出濃郁的學院味和書卷氣,表現出當下學院書寫的新向度。
小說評委
(按姓氏筆畫排序)
弋舟劉建東行超李浩鐘求是
江西2023年度優秀散文
(按評分高低排序)
1.《父親的大海和太陽》
作者:朝顏
原載《民族文學》2023年第3期
授獎詞
《父親的大海和太陽》寫出了生活里的精微體驗,同時呈現出講述者的清脫風致。每個家族都有老屋的故事,在朝顏虛實相生的講述中,我們看見了幾代人在老屋里留下的印痕,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老屋由物質性建筑向著生命性建筑、精神性建筑的自然生長。所以,《父親的大海和太陽》所致敬的不僅僅是一個辛勞的父親、一段即將被遺忘的舊時光,它在致敬向著光生長的一切力量。
2.《最后的守夜人》
作者:張復林
原載《花城》2023年第4期
授獎詞
《最后的守夜人》,沉默的祠堂,守夜的啞巴。沒有悲傷,也沒有快樂。每一行都是那么緩慢,那么慈悲。沒有人在說話,時光說了。沒有人在誕生,好散文誕生了。綿延有力的《最后的守夜人》,用熨帖而精確的語言,照亮了那個被忽略已久的中國沉默者。
3.《萬鳥嶺上》
作者:安然
原載《廣西文學》2023年第1期
授獎詞
這是一篇對自然與人性有著深度思考的散文佳作。細膩的筆觸,充滿憂思的現實書寫,奔赴的是一條期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之路。《萬鳥嶺上》鳥兒們各具特色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人與鳥的生命故事,既具有視覺的沖擊力,又富含哲理的韻味,隱喻了人在社會中的處境和選擇。以鳥寄情,又情聚于鳥,作者旨在借助文學的表達,傳遞出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態文明的深刻反思,告誡人們思考應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又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守護好我們的綠色家園。
4.《另一種空間》
作者:澆潔
原載《廣西文學》2023年第3期
授獎詞
娓娓道來,猶如自語,猶如誦經,“用一念轉千萬念,視煩惱為菩提”。世人皆視婚姻為圍城,竟不知道真正的圍城是本尊。在作者筆下,醫院是“繽紛情態的展覽館,是生命難題的活動中心”,充滿著大大小小的劫難。這些劫難像催化劑一樣,催生了蕓蕓眾生的愛和幸福。而正是一場劫難,組成了另一種空間,使一個陷入婚姻危機的中年婦女,暫時從圍城里掙脫出來,并深深地蟄伏其中。最后,在另一種空間里,作者為我們找到了平衡法則,悟出了活著的意義——圍城的門,開或者不開,關或者不關,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把每一天過好,正如云門禪師所云:“日日是好日”。
5.《春雨生藜蒿》
作者:蔚藍
原載《當代人》2023年第4期
授獎詞
《春雨生藜蒿》具有柔軟而富于韌性的溫潤之美,它追溯人與本源的聯系,用春雨、喂養和美食重建生活圖景,并將之與大自然生動、細膩和廣袤的圖景實現了精巧的對接,讓生活本身擁有了詩性的激情和豐饒的意境。這既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揭示,也是關于我們內心生活的獨白式寓言。作品精密而純凈,富有智性的質感和描繪的力量,將江南生活的日常事件轉化為精神性事件,讓想象力、場景和細節發揮作用,個體生命的經驗和情感、時間與意向性的秘密締造,以及歷史隱秘豐富性,一經說出,就使之成為一個共享的世界,并喚起我們對平凡事物的多重思考。另一種江南,另一種體驗,為人類普遍的生存境況提供了獨特視角,呈現出我們與家園的精神聯系,暗含了來自大自然深沉的愛、來自生活的圓滿自足和豐盛慰藉,以及平行時空合奏中的生命傳奇。
散文評委
(按姓氏筆畫排序)
陳倉沈念汪惠仁張銳鋒龐余亮
https://mp.weixin.qq.com/s/FuWPKTqYK9pZEkdP9HEz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