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吳江采風,無人機的電池我越配越多,相機我也換了最新款,就想定格更多美麗畫面。而且我發現,吳江的美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來采風都有新變化,總能拍到新內容,所以我投稿作品中特別加上一個“新吳江”的含義?!敖衔幕驴臻g”,這個標題起得也是“靈的”!天氣暖和點以后,我還要去吳江采風?。ǜ邉偅?/span>
李慎凱《同里古鎮清明遺風街》
這是我第一次到同里采風,到時已傍晚,無人機也沒拍到想要拍的東西,于是和攝友漫步在古鎮小河邊、小橋上,這里每一處景點都會讓人感受到千年古鎮所散發出的歲月滄桑的魅力。當我來到明清街看到“中國名鎮,明清遺風”的匾額時,讓我感受到了深厚的古老文化底蘊。走在狹窄不平的石板路上,讓我有一種穿越時代的感覺,光滑的石板路上留下了歷史的烙印,仿佛訴說著江南水鄉的傳奇故事。我想這里應該能出作品,但當時天色已晚,行人紛亂,拍了幾張也沒有找到感覺,于是次日一早再次來到明清街,街上行人稀少,太陽剛剛出來,一縷陽光灑在石板街上,把石板照得金黃,我架好相機,拍了幾張,總感覺畫面少了點什么,這時從遠處走來兩名游客,我按下快門,最終呈現了這幅作品。(李慎凱)
孫文卿《太空劇院》
談到攝影創作,我對自己有兩點要求:一是不丟真實,二是不落俗套。當代攝影家解海龍老師說:攝影的最高境界是獨特的視角,我認為這個“獨特視角”不僅僅指拍攝時相機位置在空間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更要對被攝事物有一個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表達方式。
蘇州灣大劇院是吳江的一個具有地標意義的現代化建筑,因其造型宏偉、線條流暢又別具一格而被無數攝影愛好者所喜愛,我也曾多次陪同親友前往游覽并留影,也曾多次專程前去,圍繞大劇院的前后、左右、遠近拍攝了不下一百多張照片,總覺得不滿意。有的畫面看起來不錯,但這個視角已有無數人拍攝過了,顯得很俗。有些照片視角不錯,但反映不出大劇院的整體雄偉氣勢。直到發現在廣場上有一塊有機玻璃告示牌,憑我的經驗,玻璃反光能有文章可做,于是試了幾下,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出現了!我很喜歡這個畫面,并在晴天、陰天和雨天多次進行拍攝比較,最后選擇了一張自己較喜歡的作為參賽作品,為了避免太直白,我在后期修圖時大幅降低其清晰度,讓畫面增添一些迷幻的感覺。
照片確定后,標題的確定也讓我糾結多次。最后我覺得大劇院是一個常常響起天籟之音的地方,我想起大詩人杜甫的名句“此曲只應天上有”,結合作品畫面很像大劇院浮在藍藍的太空之中,于是定標題為《太空劇院》。(孫文卿)
【銅獎】
潘嵐《吳村夜景》
這張照片拍攝于2023年4月1日,正值七都鎮舉辦盛大的“吳村煙市”開街活動。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潮依舊,一切變得如夢似幻。燈光在水面上閃爍,民居的倒影在水幕中綻放,勾勒出老街上一半詩意,一半煙火。這一刻,我感受到了時間的靜謐和歷史的厚重,這是吳溇老街獨特的魅力,也是我攝影之旅的珍貴收獲。
為了更好地展現這一時刻的獨特氛圍,我用無人機俯瞰,將老街燈火闌珊的暖色與鄉村藍調的冷色相互對比,呈現出鬧市中的寧靜,冷色中的溫暖,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藝術魅力。這次創作經歷讓我再次深刻感受到攝影的魅力,它不僅是記錄時刻的工具,更是表達情感和思考的方式。(潘嵐)
任康《同里古鎮》
當天是雙休日,同里古鎮游客很多。見一位漢服美女坐在岸邊,我本能地覺得,有戲!
選好角度,按了幾張,古風感很好。突然!我興奮起來了,一艘載著外國游客的船正駛來?!肮沤瘛薄爸型狻?,這重合的畫面內涵可就大了!我凝神靜氣,調整好構圖,等待雙方會合??赡芎闷嫖壹觽€啥,古裝女生她回頭了,看到一船外國友人,她笑了,船上人也笑了,我瘋狂按快門,嘴角忍不住上揚,畫面太美了!
來同里創作吧,任何一個轉角,可能都會有和我一樣的奇遇,攝影人的最愛,你懂的。(任康)
姚學勇《震澤古鎮》
我是一名文旅攝影師,我喜歡靜靜地觀察一切美好的事物。震澤古鎮太美了,我在拍她的時候,用現代的開放式構圖,充分體現古鎮的包容與開放;用古建筑等古典元素表現古鎮的厚重歷史文化。同時,古建筑還蘊含了空間的永恒,相對于古運河“逝者如斯夫”時間的變遷,這樣就更有了畫面感和想象的余地。(姚學勇)
趙亞玲《飛檐走壁!》
這張照片是我2023年9月22日,在汾湖的一場國際攀巖賽上抓拍的,當天來自英國、德國、巴西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名運動員到場切磋。那天上午我剛拍攝了黎里古鎮,驅車二十幾分鐘走進會場時,感覺特別穿越。這可能就是吳江最大的魅力吧,既有傳統江南的底蘊,又有擁抱世界的潮流。據說,汾湖已經第8次舉辦世界最高級別的攀巖賽了,這里不僅是歷史文化名鎮,又是國內一處攀巖圣地。
第一次拍攝攀巖比賽,非常震撼,運動員們動如脫兔地在巖壁上快速攀升,非常出畫面。(趙亞玲)
【優秀獎】
劉亭《繁忙的運河》
當我來到素有“千河之鄉,百湖之城”美譽的吳江,看到京杭大運河吳江段三級航道上,運河大橋雄姿英發,浩渺澄澈的河水,來來往往忙碌不停的千噸級船只,不由得感嘆古老的運河煥發出了新的生機。運河大橋兩岸運河文化公園內,“運河碼頭”牌樓、雕塑小品、文化布景等處處展示著古樸的運河文化風貌。組成了水聲相伴、水景相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聲”動畫卷。我立即起飛無人機,從空中記錄下這壯美的景象,為繁忙的古運河留下新的影像。(劉亭)
鈕泉娜《冒雨比賽》
這張照片是我冒著大雨搶拍得來的,2023年9月16日,第十一屆環太湖國際自行車賽在太湖新城舉行,我早早來到現場等候,尋找最佳拍攝位置,比賽時正下著大雨,當運動員們潮水般涌來時,我一陣猛拍,幾秒鐘就沖過去了?;剡^神來翻看剛剛拍攝的照片感覺不太滿意,騎上電瓶車沖到第二個拐彎處,等運動員們沖過來時又是一陣猛拍。雖然衣服濕了,但終于拍到了滿意的照片,心里還是美滋滋的。(鈕泉娜)
全成《松陵初雪》
當時是2023年吳江的第一場初雪,我慢慢逛到了垂虹橋遺址附近,我看著雪中的景色,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對比——當下自然界的柔美與古代建筑的堅毅,兩者在小雪的素描下和諧共存。垂虹橋的每個石塊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而雪花的每一次飄落又好像是時間的一瞬,稍縱即逝。橋與塔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古樸與堅韌。我拿起相機定格了這個瞬間,希望觀者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感受這份平靜和恒久。(全成)
闕明芬《數字藝術館里開眼界》
這幅作品是2023年10月1日在吳江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拍攝的。該館應用VR、AR、XR等多元技術,為觀眾打造參與式數字文化體驗場景。創作這幅作品的思路,是當我看到這個門洞式框架結構和光電變幻產生的鏡面效果時,感覺眼前一亮,現場的藍調令人愉悅又略帶神秘感,這個場景正是我要的,高科技讓人開眼界,于是靜候合適的觀眾,當一對母女進入中間門洞時,便不失時機地抓拍人物的瞬間動態,組成一幅新穎、生動的畫面。(闕明芬)
王波《2023年的第一場雪》
蘇州冬天很少下雪,2023年的那一場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在同里退思園與小橋、古街道上時,我是同里土生土長的、且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當時心情非常激動,一定要把這份美好拍攝下來。照片是我用無人機航拍的,落雪后的亭臺樓閣、樹影橫斜、池中游魚、行人嬉鬧,留下了一抹淡淡的白,透著一種清瑩婉約之美。姑蘇雪,醉江南。(王波)
徐江華《大龍蕩水上運之花》
大龍蕩從昔日雜草叢生到如今的花開遍地,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眾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站在大龍蕩岸邊,吹吹湖風,感受一下這邊的花海,陣陣花香撲面而來,令人陶醉,十分愜意。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千帆競技,帆船、皮劃艇、賽龍舟……一項項水上運動給大龍蕩增添了無限活力,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江南空間”。(徐江華)
薛金龍《小火車》
夢里水鄉、純正江南,一起坐上小火車游吳江震澤!千年古鎮、田園鄉村、絲綢生活,是震澤的一張亮麗名片,“詩與遠方”的田園鄉村,悠閑愜意的千年古鎮,兩者交相輝映,共同串起震澤旅游的特色發展之路。震澤濕地公園的慢行系統觀光小火車常態化運營,將震澤旅游文化資源串珠成鏈,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和游客的便利度和體驗感。這張照片,我是用無人機的長焦拍攝的,將多個元素壓縮在一起,讓人們陶醉在如畫風景中的同時感受生態旅游新農村的發展變化。在攝影構圖上,我采用引導線構圖,將小火車作為興趣點和視覺中心,既突出主題,又具有視覺延伸感,寓意震澤的明天會更美好?。ㄑ瘕垼?/span>
楊夫壘《夜色盛澤》
“四海九州之帛皆來取,天下衣被資之盛澤小鎮?!苯駮r今日,500年前的小集市已發展成為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同時,盛澤鎮通過一系列民生項目,全力改善人居環境、留住城市記憶,打造“煙火氣”濃郁的特色文旅勝地。
夜幕降臨,潛龍渠公園高達80米的激光音樂噴泉啟動,聲、光和水的完美組合,在城市夜色中劃出一道美麗風景,時尚夜景相映成趣,我用航拍無人機的快門聲,感受絢麗秀演舞動綢都夜色,感受時尚之音牽動水鄉旋律,領略千年綢都與時尚之都水乳交融、交相輝映的時代盛景和盛澤產城商融合迸發出的蓬勃生機與活力。(楊夫壘)
趙樹禮《絲綢文化》
在蘇州震澤,我不僅捕捉到了一個動人的瞬間,更深入地感受到了這里深厚的絲綢文化。我選擇較低的拍攝角度,以便讓孩子和絲綢放在一個畫面,構圖上力求簡潔,主題明確,突出絲綢這一主題。拍攝思路方面,我想通過這一畫面展現震澤絲綢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年輕人被精致的傳統文化熏陶,接力傳承。確實,震澤的絲綢文化,不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趙樹禮)
趙濤《林海天池桃源庭院》
蘇州市吳江區的桃源鎮,號稱“林海天池”,廣袤無垠的香樟林,一望無際。如何表達這片土地的江南特點,我一時有點茫然。當無人機攝像頭定格在一個庭院時,我感覺有了,這個粉墻黛瓦的長方天井,是江南建筑的典型圖案,天井里鵝卵石路、涼亭,特別是那棵枝蔓鋪展在屋面的樹,很江南。(趙濤)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7RT6RB0550E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