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
都目睹了一代代良渚人的成長
那么
如果行走在一塊由你命名的道路上
心里會是什么感覺?
現在,小伙伴們的機會來啦
良渚的這幾條路
等你來取名
地名是一種公共信息,是當地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體現與記錄,對擦亮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方便群眾生產生活起重要作用。為加強地名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地名規范化管理水平,根據省市區地名辦、相關文件要求,現結合良渚街道實際,征集以下地名命名方案,具體如下:
地名命名的基本范圍
道路一:
良渚街道運河村:南起規劃路,北至康良街,長290米,寬20米。
道路二:
良渚街道運河村:西起規劃路,東至杭行路,長約675米,寬約24米。
道路三:
良渚街道金家渡社區:南起金家渡北路,北至宣杭鐵路,長約390米,寬16米。
有獎征集
1、征集要求:準確定位道路整體形象,富有吸引力、感召力,蘊含文化內涵、人文特色、地域特點;言簡意賅,寓意深刻,應征案名必須為原創作品,符合地名標準化和規范化要求。不得與區內現有地名、標牌名字重復;所有來稿需用真實姓名,留下聯系方式。(特別說明:如未留聯系方式的,視為自動放棄獎項)
2、提交方式:下載電子版“良渚街道地名命名征集表”,以附件方式發送至郵箱:2037278133@qq.com截止日期:從發布之日起7天。請關注公眾號“良渚發布”,相關地名、標牌命名征集將會在公眾號上發布。
3、評選方式:良渚街道將聘請專家、鄉賢組成評審會,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評選,最終評選3-5個命名報區地名辦評定,最終評選結果將通過“良渚發布”微信公眾號公布,每半年公布一次評選結果。
4、獎項設置:入圍獎(3-5名),獎金200元/個;冠名獎(1名),獎金1000元/個。獎勵不重復享受。
5、特別說明:在公布評選結果之前,作者本人不得自行發布或發表參評作品;征集作品入選后,良渚街道擁有該作品的所有權及修改、使用權;如出現相同或相似的投稿作品,將按收到作品的時間先后順序,取先投稿的作品,后續重復者將不再接收和發布,但相關投稿人會收到反饋信息,以保證公平公正;所有征集作品一律不予退稿,請自行留存底稿;最終解釋權歸良渚街道所有。
地名命名要求
(一)地名構成
標準地名由專名和通名構成,專名應當符合地名規劃的要求,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地理等特征。通名用字應反映所稱地理實體的地理屬性或類別,不單獨使用通名詞組作為地名。例如“良渚街”,“良渚”是專名,“街”是通名。
(二)地名命名原則
1、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
2、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地理或者經濟特征,與城市規劃所確定的使用功能相適應。
3、含義健康,符合社會道德風尚。
4、不宜以人名命名本市地名,不應以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和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本市地名。
5、地名用字應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避免使用生僻字(派生地名除外),不應使用繁體字、異體字、外文、阿拉伯數字、純數字、基數詞、序數詞和標點符號等不規范字符。
6、一地一名,名實相符,冠以本市行政區劃名、著名區片名的,應在該區域范圍內。
7、派生地名與主地名相協調。
8、同類地名,在市區、縣(市)范圍內不得重名或者同音,通名不宜重疊使用,應避免使用在當地方言中同音諧音品位低俗的詞語,以及讀音拗口的詞語。
9、使用少數民族(不包含外文)音譯命名,原意應健康,中文名稱無不良含義,且不致產生歧義。
10、使用國家明令保護的標語、文字,應征得相應主管部門書面同意,如“世博”、“奧林匹克”等。
11、冠以國家、世界、國際、中國、浙江、杭州、西湖等詞語,應具有特定產業功能,并應征得相應主管部門的認可。
(三)道路通名規則
道路紅線寬度在60米以上且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主干道宜用大道、大街為通名。600米以上道路命名,東西向為“街”、南北向為“路”;600米以下道路命名,東西向為“弄”,南北向為“巷”。
(四)道路專名規則
相近或相似的地名原則上不超過三個;某某東路、某某西路是連通的一條路,不是平行的兩條路;不得使用企事業單位名稱以及具有廣泛知名度的產品商標名稱?。
https://mp.weixin.qq.com/s/S8qNrAVERUSXlbkgzIaj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