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科學島規劃效果圖
為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光谷科創大走廊的建設要求及武漢市“十四五”期間加快打造“五個中心”的規劃要求,根據2021年市人民政府批復的《東湖科學城建設發展規劃》,東湖高新區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湖北東湖科學城,光谷科學島是東湖科學城的戰略起點、核心創新源和大科學裝置集聚區?,F有一批道路征集名稱。
征集概況(一)命名道路情況
本次征集名稱的道路共13條。
征名道路1:西北至東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港灣路。長約900米,紅線寬度約15米。
征名道路2:西北至東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未來一路。長約230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3:南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港灣路。長約112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4:南北走向。北起科技五路,南至科學島西路。長約3876米,紅線寬度約30米。
征名道路5:南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港灣路。長約183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6:南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中央公園北側。長約2275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7:南北走向。北起科學島北路,南至征名道路11。長約1500米,紅線寬度約15-20米。
征名道路8:南北走向。北起未來一路南線,南至科學島南路。長約2500米,紅線寬度約15-20米。
征名道路9:東西走向。東起科學島東路,西至征名道路3。長約206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10:東西走向。東起春光路,西至科學島西路。長約120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11:東西走向。東起科學島東路,西至征名道路3。長約166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12:東西走向。東起春光路,西至科學島西路。長約780米,紅線寬度約20米。
征名道路13:東西走向。東起科學島東路,西至征名道路8。長約600米,紅線寬度約15米。
(二)命名原則及要求
1、遵循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湖北省地名管理辦法》、《武漢市地名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2、含義健康,易識、易記、易讀,突出地域特征,展示歷史人文,彰顯城市形象,體現時代精神。
自然地理資源
3、結合規劃布局,反映功能特征,13條道路路名之間要具有系統性、關聯性。
規劃功能布局
4、不得與城區內已命名的道路重名,并避免同音。
5、不得用外國人名、外國地名命名。
6、名稱要符合漢語規則和語言習慣,用字規范,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
歷史人文要素
征集對象
本次征集面向公眾,個人或團隊機構參與應征均可。
時間安排
征集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投稿階段及評選階段。
(一)投稿階段
各應征者下載《道路名稱征集表》(見附件)進行填寫,填寫后發送至指定郵箱(見下文聯系方式)。投稿時間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3月27日17:00止。
(二)評選階段
1、專家評選:2022年4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召開專家會,由專家評分,評選出5名入圍單位或個人進入線上投票。擬邀請歷史、文化、社會、語言等方面的專家,與民政部門等代表共同參與評選。
2、線上投票:2022年4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通過相關媒體開展5名入圍單位或個人的線上投票,根據專家評分和網絡投票情況,確定入圍單位或個人的排名順序。
獎勵辦法本次征集設優勝獎(1名),獲得10000元獎金(稅前);設入圍獎(4名),各獲得5000元獎金(稅前),并由高新區社會事務局與自然資源規劃局聯名頒發榮譽證書。
征集規則
(一)請應征者注明姓名及聯系方式,對名稱的含義提供簡要文字說明,不符合要求的,視為投稿無效。
(二)應征作品收集后均不予退回。
(三)應征作品必須是應征者原創,除參加本次征集活動外,未曾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不得侵犯第三方的權利,如應征作品發生侵權糾紛,由應征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取消參選資格。
(四)應征作品在應征者領取獎金后,其作品著作權即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擁有作品的所有權、使用權(包括對其進行再設計、生產、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宣傳等)。應征者不得自行使用或轉讓第三方。
(五)應征人投稿即視為同意并遵守主辦方的全部規定和要求。
(六)本次征集活動的最終解釋權為主辦方擁有。
(七)本次征集及相關征集規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若發生爭議,經協商不成時,雙方同意提交武漢市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仲裁為終局裁決,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
組織機構與聯系方式主辦單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社會事務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聯系方式: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777號
電話:027-67880445 侯月
郵箱:1216702268@qq.com
附件: 道路名稱征集表(點擊下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00905539112177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