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喊你來起名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是雙方共建的天文“雙一流”學科平臺。望遠鏡口徑2.5米,采用國際先進的主焦光學設計,提供大視場、高精度和寬波段巡天能力,性能先進。配備7.65億像素大面陣拼接CCD相機,具備強大的巡天觀測能力,能夠每3夜巡天觀測整個北天球2萬平方度天區一遍。望遠鏡將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項目于2018年3月1日啟動,預計2022年下半年建設完成。建成后,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將成為北半球具備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學時域巡測設備。
據介紹,
本次大視場巡天望遠鏡中文名稱網絡征集活動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
紫金山天文臺共同舉辦。
征集活動面向所有感興趣的人員。
在征集活動結束后,
將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
評選將分為遴選和綜合評審兩個階段。遴選階段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紫金山天文臺參與WFST項目的所有人員通過廣泛投票對應征作品進行遴選,選出入圍作品5件;綜合評審階段由舉辦單位指定的“征名活動”評審委員會對入圍的5件作品進行綜合評定,最終確定錄用作品1件。其中錄用獎可以親臨賽什騰山天文臺址,參觀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運行觀測,“征名活動”主辦單位承擔國內往返機票和食宿費用報銷,并獲獎金3000元,或者直接獲得獎金5000元。
記者了解到,大視場巡天望遠鏡的核心科學目標是搜尋和監測天文動態事件,包括亮度變化的天體和位置變化的天體,預期將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開展大規模時域巡測,探測包括引力波事件電磁對應體在內的重大科學機遇天文現象,取得時域天文的重大發現;通過對約百萬顆太陽系天體進行搜尋監測,全方位研究其運動學和其它物理特性,實現我國在太陽系大行星及其自然衛星發現方面零的突破;通過高精度測定北天球暗弱天體的位置和多色亮度,對銀河系和近鄰宇宙的組分、結構以及形成歷史進行重新認識。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公開征名活動要求,名稱應貼合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及時域天文科學主題,文字簡練、便于記憶、易于傳播。名稱要富有科學文化內涵,如與大視場巡天望遠鏡性能和科學目標相關的中國神話人物或與天文相關的先賢等。征名方案需包括不少于30字,不多于300字的創意說明和背景闡述,征名截至2022年4月30日,征名提交郵箱:wfst ustc.edu.cn。
信息來源:新安晚報
https://mp.weixin.qq.com/s/85Pqd9EU---_5Ib2t3a_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