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征集“校風、教風、學風”三風表述語及釋義的要求
(一)主題要求
校風、教風、學風(簡稱“三風”)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理想追求與辦學特色,指導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師生行為,同時也反映著學校的文化積淀和精神追求。
“三風”主題要按照“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創新活校、依法治?!钡目傮w要求,以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園文化育人理念為設計方向,把握時代核心、彰顯辦學特色、體現人文精神,符合現代職業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
1.校風:校風是一所學校辦學宗旨的集中體現,是學校整體精神風貌的呈現,是師生員工共同具有的穩定的行為規范。校風的表述應集中體現了師生的思想、道德、紀律、作風、治學態度和精神風貌,反映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思想、辦學精神和人才培養要求。
2.教風:教風即教師風范,是教師的德與才的統一性表現,體現著教師崇高的準則和風范。教師風范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核心,是教師道德、才學、作風、素養、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風的表述應在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基礎上,反映學校對全體教師行為規范的要求,能推動專業建設和科學研究的發展。
3.學風:學風,是讀書之風,是治學之風,是做人之風。是學校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原則的綜合體現,是教師、學生行為規范和思想道德的集體表現,是教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風貌。學風的表述應反映出師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風氣
(二)內容要求
1.文字以樸實、簡練為原則,與學校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緊密相連,與校訓“厚德、尚能、篤行、至善”渾然一體,體現時代精神和學校特色。
2.作品設計思路明確,寓意清晰,語言規范精練,表達準確、莊嚴、客觀,以富含哲理、言簡意賅而又朗朗上口、易于傳誦為標準。
3.要附有對表述語內涵的解釋文字,釋義和解讀應有理有據,避免牽強附會。
二、
征集學校樓、道路、河、塘、橋、景觀命名的要求
(一)命名范圍
1.樓(校區內所有樓宇)。
2.道路(教學和生活等公共區域)。
3.河、塘、橋。
4.其他人文和自然景觀。
(二)命名思路
1.以辦學歷史或校訓詞語為命名參考元素。
2.以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發展定位為命名參考元素。
3.以中華文化傳統精粹(文、史、哲等文化內涵,先賢圣人的名言警句)為命名參考元素。
4.以現代職業教育精神、工匠精神內涵為命名參考元素。
5.以揚州地區富于特色的詩詞、對聯、地名、景觀名、氣候特征、歷史、文化人物等為命名參考元素。
6.以校園及周邊地理特征、各類道路、建筑、景觀的實用功能、用途為命名參考元素。
(三)命名要求
1.命名需注重統一性和整體性。
2.需對名稱的釋義進行簡要說明,不超過100字。
(四)命名范圍
三、
征集時間
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6日
四、
投稿方式(任選其一)
1.掃描下方二維碼
“三風”征集
標識征集
2.發送郵件至444690497@qq.com
五、
評選流程
本次活動設初評、評審、公布三個環節。
1.初評:選取符合主題要求的作品若干,暫定于2022年1月8日至10日在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同時開展網絡投票,評出網絡人氣獎。
2.評審:暫定于2022年1月11日至13日,根據網絡投票結果和線下專家評審,對入圍作品進行評選、審定。
3.公布:暫定2022年1月16日前,在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微信公眾號上公布學校評選結果。
六、
獎勵辦法
1.被完全采用者獲獎金2000元;
2.被部分采用者獲獎金500至1000元;
3.入圍獎若干,獲價值100元的精美禮品。
注:①各獎項按就高原則發放獎勵。
②各等級現金獎金均含稅。
七、
其他事項
1.學校背景資料可在官網查閱。
2.所投作品不得侵犯知識產權,否則由投稿者承擔一切責任。
3.個人、團體投稿作品獲獎,獎金獎品均發投遞人處理。
4.來稿作品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征稿結果公布后,作品可自行處理。
5.作品一經采納,學校有權修改和部分采用應征作品。
6.如對征集活動存有疑義或需要咨詢相關問題,請與學校辦公室聯系。聯系人:紀老師,聯系電話:0514-85829099。
7.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學校辦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