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道路、樓宇
是大家上下課、就餐的必經之地
人來人往
每個人都知道的地方
卻每個人都叫不出名字
剛來校時,出行迷路的你
沿著學校的環路尋找目的地
是否曾冒出過這樣的人生困惑:
眼看學校新校區建成已有6年
道路和建筑物只有“小名”
像“北食堂”“第一教學樓”“南三宿舍”
這次邀請大家集思廣益
共同參與學校限時征名活動
為他們取相得益彰的好名字
想在學校留下自己的智慧嗎?
想在學校地標烙下自己的印記嗎?
想贏得“好名千金”的豐厚獎金?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或文中鏈接即可參與
我的名字 你說了算
校園建筑、道路以及公共區域的名稱是反映校園文化、辦學特色與育人理念的重要載體。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底蘊與人文內涵,提升學校精神品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完善校內導視標識,經研究,現決定開展部分校園道路、樓宇的命名征集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校園道路因起止點不同共分為三個方案,可自行選擇認為合理的一個方案進行命名。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教學樓宿舍區域命名圖
B-1 教學樓區域命名
B-2 宿舍A區命名
B-3 宿舍B區命名
B-4 宿舍C區命名
B-5 宿舍D區命名
各二級學院樓和南北食堂命名圖
C1-C11 各學院樓分別命名
各二級學院樓和南北食堂命名圖
D-1北食堂命名
D-2南食堂命名
詳細范圍請按照校園平面圖中所標注的區域標記、數字代碼及文字說明。
二、征集對象
全體師生、海內外校友、退休老同志及關心、支持上海建橋學院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
三、征集要求
● 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語言文字規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創新性和時代性,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和名譽權。
● 立意高遠、內涵深厚。結合學校“為學生建成才之橋、為教師建立業之橋、為社會建育人之橋”的辦學使命以及“感恩、回報、愛心、責任”的校訓,弘揚雷鋒精神,彰顯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
● 兼具實用與審美功能,遵循規范性、系統性和整體性原則。每個命名之間相互關聯,體現整體美感。
● 每個命名以不超過四個漢字為宜,對每個命名作簡要說明并對命名涵義附有簡明闡釋。力求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避免出現重名、諧音和歧義等,不用繁體字、生僻字。
四、投稿要求
● 本次活動以網絡征集的形式舉行??稍诰€填寫《上海建橋學院部分校園道路、樓宇(區域)名稱征集表》(點擊前方文字即可進入)。各單位要廣泛宣傳動員,積極組織本單位師生、校友參加。
● 投稿者可以對四個組別中的一組或多組進行命名,但每組命名內容必須完整,例如投稿B組,則必須將B組中B-1、B-2、B-3、B-4、B-5全部內容命名,否則視為無效投稿。投稿內容既要充分考慮與周邊環境、建筑的關聯性,又要注意路名、樓宇系列的系統性。
● 投稿作品須詳細注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在單位、聯系方式等。投稿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和名譽權。如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所有法律責任由投稿人承擔。來稿無論采用與否,概不退還,請投稿人自留底稿。
五、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底。
六、錄用辦法
征集活動結束后,學校將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征集的全部方案進行遴選,評選出入圍作品及擬采用的命名方案,在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公示。一經采用,其知識產權和使用權歸上海建橋學院所有,學校有權修改和部分采用應征作品。
七、獎勵
學校將對入圍和中選方案作者頒發證書并給予物質獎勵。
歡迎全校師生、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加征集活動,集思廣益,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