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高校:
為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普工作者專業技能水平,推動氣象科普創作高質量發展,搭建氣象科普技能交流與競技平臺,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指導,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科技與信息教育專業委員會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氣象科普作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F面向各高校公開征集優秀參賽科普作品。
一、活動宗旨
本次大賽作為氣象科普領域的技能競賽,以“錘煉科普技能,展現氣象風采”為核心宗旨,緊密圍繞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的實際需求,全方位提升參賽者在氣象科普作品策劃、設計、制作等方面的綜合技能,深度弘揚氣象科學精神。大賽不僅聚焦激發參賽者的專業技能潛力與創新實踐能力,鼓勵參賽者充分運用藝術設計、數字技術、多媒體融合等專業技能,將氣象科學知識轉化為兼具科學性、藝術性與傳播力的優秀科普作品;并關注中小學生群體的認知特點與興趣取向,鼓勵參賽者發揮創意,設計出能激發中小學生對氣象科學興趣的作品。同時,通過作品展示、技能比拼與經驗交流,全面提升氣象科普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打破行業壁壘,促進氣象科普技能的跨領域交流,共同為氣象科普事業發展注入強動力。
二、活動組織
指導單位:中國氣象服務協會
主辦單位:
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科技與信息教育專業委員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協會
三、競賽內容與賽道設置
本次大賽共分為三個賽道:
(一)氣象科普創意產品類
內容:氣象主題文創設計、科普教具、科技產品或日用品等。如,設計一款以氣象現象為主題的桌游,通過游戲讓玩家了解氣象知識;制作一個簡易的氣象觀測教具模型,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氣象觀測原理;設計一個可投影的桌面擺件,能實時投射天氣圖。
要求:作品需兼具科學性、趣味性和傳播性,適用于中小學生,需提交設計圖、實物照片及說明文檔。
(二)氣象數字媒體類
內容:氣象科普短視頻、動畫、VR/AR交互作品、數據可視化設計等新媒體形式。如,制作一部氣象科普動畫短片,講述氣象變化的故事;開發一個VR氣象體驗項目,讓用戶身臨其境感受不同氣象災害。
要求:作品應具有創新性和互動性,能夠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氣象知識,需提供可運行文件或演示鏈接。
(三)氣象實驗設計類
內容:設計一個與氣象相關的實驗方案,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步驟等。如,設計一個關于臺風災害預警的實驗,通過自制水位報警器,可遠程全天候了解需關注地區的水位情況。
要求:實驗安全易行,適合科普推廣教學,能夠對氣象現象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提交圖文說明及實驗演示視頻。
四、參賽對象
全國高校在校學生(含研究生、留學生)、近三屆畢業生,專業不限。鼓勵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組隊參賽,以促進跨學科交流與合作。
五、參賽要求
(一)組隊要求:參賽個人可獨立參賽,也可自愿組隊參賽,團隊參賽人數上限為5人,且需明確團隊負責人。團隊成員可來自不同高校,但需確保在參賽過程中溝通順暢、協作有序。比賽不分設個人/團隊組別,所有參賽的個人和團隊在同一賽道組別參評。
(二)參賽名額:每位參賽個人或團隊可同時參加多個競賽賽道,每個賽道的參賽作品數量不限。鼓勵各高校積極組織內部選拔,推薦優秀作品參賽。
(三)報名方式:2025年5月30日前,各參賽院校需指定一名參賽負責教師提交報名表至指定郵箱(17385791501@163.com)。
(四)作品要求:
(1)參賽作品必須圍繞氣象科普主題,內容真實、科學,無任何虛假信息和誤導性內容。
(2)作品必須為原創,未在其他競賽中獲獎或公開發表(如有基于已有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情況,需明確注明并提供原作者授權),不存在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3)參賽作品應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得含有任何違法、不良信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4)作品貼近生活、貼近市場、適應人性化需求,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產業開發價值。
(五)作品提交:各參賽團隊需在規定時間內由高校競賽聯絡人將作品打包提交至大賽指定郵箱(17385791501@163.com),提交內容包括作品文件、說明文檔等。命名格式:賽道編號-作品名稱-作者/團隊名-單位(示例:賽道1-風云氣象儀-氣象小隊-XX大學)。
(1)設計類:設計稿(JPG,分辨率300)、源文件(PS,AI,3DMAX);
(2)媒體類:視頻(MP4格式);
(3)實驗類:圖文報告(PDF)、演示視頻(MP4)。
六、活動安排
(1)報名時間:2025年4月21日-2025年5月30日
(2)作品提交:2025年5月1日-2025年9月30日
(3)評審時間:2025年10月9日-2025年10月15日
(4)獲獎公布:2025年10月20日
七、作品獎勵
本次大賽的優秀作品將由活動組織方予以獎勵(具體見獎勵細則)并進行集中展示交流。
八、參賽費用
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報名費和參賽費。
九、聯系方式
官方郵箱:17385791501@163.com
十、其他事項
1.信息發布方式:有關大賽的重要通知、評審結果、獲獎名單等信息,最終以中國氣象科普作品設計大賽的官方通知為準。
2.作品提交與版權聲明:
參賽團隊應確保作品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避免出現錯誤信息。參賽作品提交截止后,原則上不再接受作品修改或替換。如有特殊情況,需提前向大賽組委會提交書面申請并說明原因,經組委會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
參賽個人或團隊需保證對參賽作品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大賽組委會有權在大賽相關活動(如展覽、宣傳、出版等)中使用參賽作品,無需另行支付費用,但會注明作者信息。
參賽團隊應遵守大賽規則,如有違規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
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科技與信息教育專業委員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協會
2025年4月21日
https://mp.weixin.qq.com/s/Ne1lQ9VhVD6bOq7IqaSk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