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橋梁概念方案征集活動
01
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青島市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橋梁概念方案征集
2.項目背景:
張村河片區位于青島市嶗山區,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確定的市級重點低效片區,通過該片區建設,擬開創區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窗口示范區。
穿越片區而過的張村河作為城市中央生態綠廊和核心公共空間,其核心區范圍內5座橋梁需要突破傳統設計思維,基于已有《張村河片區核心組團城市設計》中期成果與相關規劃方案,在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以一種創新設計理念展現出一橋一景、山水融合的橋梁空間布局,創造富有青島特色、嶗山文化和創新時代特征的意象。
02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
03
征集內容
1.征集內容:現面向全球開展青島市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青銀高速至松嶺路范圍內5座橋梁概念性設計方案征集工作,每個應征單位需同時提交5座橋梁的方案,且每座橋梁提供2個概念方案。
2.方案要求:5座橋梁方案設計需相互協調,主次有序,注重特色性、主題性,可展現青島、嶗山或所在片區文化及景觀特色,同時方案需與所在道路等級、兩岸景觀建筑及城市空間形態相匹配,并與張村河兩岸景觀、未來張村河核心片區城市風貌交相輝映,打造兼具流量性、昭示性與標志性的景觀節點。方案應含工程造價、結構驗算等內容。
04
設計依據
1.《青島市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橋梁概念方案征集設計任務書》(以下簡稱“任務書”);
2.政府相關部門對本項目的規劃要求;
3.主辦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4.其他相關的國家現行設計規范及省、市、地方技術標準。
05
組織方式
本次方案征集擬采用“公開征集”的方式選取優勝的設計方案,每座橋梁均設置一二三名。
06
組織流程
第一階段:方案征集階段(2023年6月19日-7月24日)
發布征集公告、工作規則和任務書,公開征集設計單位參與,參與機構設計并提交方案。
第二階段:方案評審階段(2023年7月25日-7月31日)
7月25日起組織方案評審:設計機構按要求提交正式設計成果后,邀請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對正式設計成果進行評審,每座橋梁擇優評選出3個方案(不排序)。
7月31日公布評定排名:由主辦單位結合片區發展實際情況和專家評審意見,綜合確定候選方案的具體排名,評定結束后在相關網站公示排名結果。
07
資質要求
1.本次征集不設資質要求,具有相關設計能力的設計團隊(獨立法人資格或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的其他組織)均可報名參加。允許聯合體報名,其中聯合體成員不得再單獨或以其他名義與其他設計機構組成其他聯合體報名。不接受個人或個人組合報名。
2.法定代表人為同一個人的兩個及兩個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資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分開報名。
08
報名方式
1.設計單位應于北京時間2023年6月19日09時至2023年6月26日17時(工作日期間)通過現場報名或郵寄報名方式獲取本項目的方案征集工作規則和任務書等資料。
2.報名需提交資料:
2.1報名表(詳見附件1,原件加蓋單位公章(聯合體加蓋聯合體牽頭單位公章),聯合體協議書(如有,詳見附件4,原件加蓋聯合體各單位公章));
2.2法定代表人證明書(詳見附件2,原件各自加蓋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復印件各自加蓋公章);
2.3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詳見附件3,原件各自加蓋公章)及受委托人有效身份證(復印件各自加蓋公章,也可聯合體全部成員委托同一人);
2.4設計機構工商注冊文件(有效的營業執照或商業登記證明,復印件加蓋各自公章,如聯合體單位各方均需提供);
2.5報名單位簡歷或介紹一份,字數不超過150字(原件加蓋公章)。
3.現場報名及郵寄報名方式
報名或郵寄聯系人:馬工
聯系電話:聯系郵箱:escc888@126.com
報名或郵寄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常寧路7-5號
注:逾期或未按本規則要求提交的報名材料無效,作廢處理。
4.主辦單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
聯系人:杜工聯系電話:
09
時間安排
10
成果要求
1.設計成果必須滿足《青島市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橋梁概念方案征集設計任務書》對設計成果的要求,方案完整、清晰、準確,并按時一次性交齊。
2.所有設計成果須在規定截止時間前送至指定地點,逾期送達不予接收。
11
設計成果
在規定截止時間前送達、并滿足任務書要求的征集文件為有效設計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視為無效設計成果:
1.設計成果逾期送達;
2.設計成果分次提交;
3.設計成果提交后,更改設計成果的內容;
4.設計成果不符合任務要求,成果內容不全(認定標準:經評審專家組半數以上(含半數)評委認定);
5.設計成果非原創、已經發表過、與其它設計方案雷同的(認定標準:經評審專家組半數以上(含半數)評委認定);
6.將設計任務轉包或混合其他機構設計人員完成的設計成果;
7.設計成果深度未達到任務書要求的(認定標準:經評審專家組半數以上(含半數)評委認定)。
無效設計成果由設計機構在收到通知后7日內取回,不予支付獎金,逾期未取回的無效設計成果,由組織機構作報廢處理。
12
評審方式
1.方案評審:設計機構按照任務書要求提交正式設計成果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團隊組成評審專家組,對設計機構提交的方案成果進行綜合評比。
2.方案評審專家在審閱各設計機構提交的設計成果后充分討論,根據項目理解、設計思路、設計內容、實施可行性等方面對設計機構的方案成果進行綜合評審,以記名投票方式擇優選出3個方案作為候選方案(不排序)。
3.評定名次:由主辦單位結合片區發展實際情況和專家評審意見,綜合確定3個候選方案的具體排名,評定結束后在相關網站公示排名結果。
13
費用設置
1.本次方案征集評審結果公示后,提交有效設計成果并獲獎的設計機構可按最終排名獲得相關費用,具體設置如下:
單座橋梁第一名:可獲得獎金人民幣二十萬元整(¥200,000);
單座橋梁第二名:可獲得獎金人民幣十萬元整(¥100,000);
單座橋梁第三名:可獲得獎金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
設計機構針對同一橋梁提供的兩個概念方案根據排名可同時獲得不同獎金。
2.本次方案征集的設計費用(獎金,下同)均以人民幣支付,根據評審結果排名及所提供發票支付相應設計費用(單橋第一名獲獎設計機構含概念方案優化設計費用),產生的任何稅金由設計機構自理。
3.其他
參加本次方案征集的設計機構在本次活動期間所發生的所有差旅相關費用須自理。本次方案征集的設計費用包含主辦單位一次性買斷設計成果版權(知識產權)的費用。
https://mp.weixin.qq.com/s/jNyG6IBHBlYwm8ZpY11W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