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屈原”創意設計大賽命題策略單發布
賽事簡介
本賽事活動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于2016至2019年期間聯合發起并主辦,賽事旨在真實反映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設計學科教學水平的現狀和教學成果,為全國藝術學科師生搭建展示專業才華和創作水平的國際化交流學習平臺。2020年1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工作組”根據相關管理原則,經自主申報,基于競賽數據采集和專家綜合評價,本賽事活動首次納入《2019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內競賽項目名單》。截至目前,作品展競賽活動連續5年入選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單。作為受到政府和高校支持關注的具有突破性和建設性的重要展示交流項目,組委會將以其高規格、高品質的展覽內容和交流形式帶動高校設計創新實踐,本著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的指導思想,推動我國藝術設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制的創新,促進教育創新與學科發展。
01
賽道名稱
“汨羅·屈原”創意設計大賽
02
命題單位
指導單位:汨羅文旅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湖南嘉樹文化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協辦單位:汨羅芒果文旅有限公司、湖南理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03
命題簡介
汨羅是屈原的第二故鄉,屈原在這里留下許多傳說和史跡,汨羅同時也是有史可考和普遍公認的“端午源頭、龍舟故里、詩歌原鄉”,屈原文化不僅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格局,也為藝術和創作提供了靈感和啟發。屈原更像一張代言汨羅時代精神的城市名片,期望尋找一個簡約而又前衛的視覺符號,展現出汨羅傳統文化特色和屈原精神,通過文化傳承和創新,將屈原的名人文化IP打造得更時尚、更好玩、更親切。本次設計以屈原文化為靈感源泉,創作出既具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的設計作品。
04
命題主題
“屈韻新生,詩意美學”
05
主題釋義
1.“汨羅·屈韻文創”:是指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中,通過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工藝,將汨羅文化、屈原文化中的詩意、浪漫、堅韌等精神特質轉化為文創產品的獨特魅力。這些文創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承載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美學價值,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生活的橋梁?!ご蛟炀哂械胤教厣幕奈膭摦a品,以屈原文化為基礎,對屈原精神進行解構和重組,將屈原文化符號作為系列化產品的視覺主題,將文化資源與產品有機結合,為產品提供高附加值。
2.“汨羅·屈原IP”:IP靈感源自汨羅江的悠悠碧波和屈原那無盡的情思。它需兼備古韻風華與現代活力,仿佛是屈子精神的化身,穿越古今,自由翱翔。它可能是擁有龍舟之魂的精靈少年,手執詩卷,踏波而來;或是化身為汨羅河畔的一朵千年蕙草,輕舞飛揚,傳遞著屈子的清香與傲骨。它還需融入龍舟競渡的激情、粽葉飄香的記憶以及屈子詩中那些浪漫的星辰與月光。讓這個IP成為連接汨羅、屈原文化與現代社會的美麗紐帶。
3.“楚辭插畫海報”:以屈原文章中描繪的神仙為靈感,例: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九歌·云中君》(譯:云中君身著華美的仙衣,頭戴璀璨的神冠,腳踏祥云,遨游于九天之上。),在插畫海報中,展現這些神仙們所做的事情。他們或手持仙杖,呼風喚雨,施展著神奇的法術;或端坐蓮臺,閉目凝神,修煉著無上的道法;或駕馭神獸,穿梭于山川湖海之間,探尋著世間的奧秘。同時,插畫需融入屈原文章中的詩意與情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將神仙們的神秘與浪漫、威嚴與柔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感受到屈原文章中那份獨特的韻味與魅力。
4.“尋美汨羅”視頻拍攝:尋找汨羅之美,可從汨羅傳統文化、端午文化、屈原文化三個方面進行拍攝,選取有代表性的文化場景,例如:龍舟競渡、端午習俗、祭屈大典等;融入汨羅民間技藝,例如:長樂抬閣故事會、皮影戲、龍舟制作等;利用鏡頭語言講述汨羅故事。
06
命題宗旨
傳承與創新
傳承:通過設計展,深入挖掘屈原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美學價值,將其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創新:打破傳統束縛,以全新的視角和創意手法詮釋屈原文化,創造出具有現代感和時代感的文創產品。
文化與生活
文化融入:通過實用且富有設計感的文創產品,將屈原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傳統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
07
參賽對象
1.本科生研究生:在校及五年內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以及進修生等。
2.高職高專學生:在校及五年內畢業的??粕?。
3.高校教師:高校在職教師及聘任的行業導師、兼職教師等。
4.專業設計師:專業設計師及設計愛好者。
08
投稿時間
2024年11月18日–2025年1月20日
09
作品類別及規格
一、作品征集分為4個類別:
文創產品設計類
創作者可自由選擇產品類別,包括:工藝品、玩具、文具、飾品、服裝、智能設備等有形實物作品;
視覺傳達設計類
創作者可自由選擇視覺設計類別,包括:海報、包裝、插畫、繪本等。以傳播汨羅文化、屈原文化為目標,展開二維平面設計的創作;
數字媒體藝術類
創作者可自由選擇數字媒體藝術類別,包括:動畫、短視頻、微電影等。創作者可自由設計腳本,其創作旨在推動汨羅文化、屈原文化的國際化和多媒介傳播;
虛擬IP設計類
創作者可自由選擇設計類別,包括:IP形象、表情包等。創作者可結合“汨羅文化”、“屈原文化”自由設計,其創作旨在推動“汨羅文化”、“屈原文化”的互聯網數字化傳播。
二、作品規格要求:
作品文件
(圖片類)單幅畫面限定A3大小、300dpi、JPG/GIF、RGB/CMYK;上傳不超過3張,單個文件不超過10MB;
?。ㄒ曨l類)高清及以上分辨率,編碼格式:H.264、mp4格式,時間長度控制在5分鐘以內,不超過500M(系列劇單集或合并的多集總長度不超過5分鐘,文件大小不超過500M);
展示海報
1張,將作品名稱、效果圖、細節圖、結構示意圖、外觀尺寸、材質材料分析圖及三視圖等編排至賽事系統內模板中。
備注
圖片類創作團隊人數不超過3人,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視頻類創作團隊人數不超過5人,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
本賽道支持采用AI輔助設計,但需在作品說明的顯要位置進行標注。
10
獎項設置
按照征集總量設置獎項比例如下:
一等獎:組委會頒發證書(0.5%)
二等獎:組委會頒發證書(1%)
三等獎:組委會頒發證書(2%)
特別聲明
1.所有投稿作品及論文的署名權歸投稿者所有。
2.主辦單位對所有來稿并獲得等級獎的作品及論文擁有但不限于進行復制用以宣傳、信息網絡傳播、出版、發行、展覽、改編等權利。
3.所有參賽作品必須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道德規范,內容應積極健康向上,符合民族文化傳統。作品內容涉及有國家當代疆域版圖的,以中國國家相關出版社或相關國家地圖網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網站)相關地圖為準,并在文檔中說明本作品地圖來源。
4.凡投稿者視為認同并遵守本公告的各項條款,主辦單位保留對本公告各項條款的修訂及最終解釋權。
5.參賽作品應為參賽者近兩年內原創作品,且截止投稿前未獲得過其他賽事省級以上等級獎。
https://mp.weixin.qq.com/s/lAueWXB4tf8IKi25kO4z_w
